|
楼主 |
发表于 2013-8-12 13:56:1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后续~浅谈个人对烧菜的理解
真正意义上的烧菜包括到菜市场选购,然后摘菜,洗,切,烧。那是在1990年,我在上海读书的时候。我家住在老大沽路上,那里有个当时很有名的菜市场(老大沽路菜市场)印象中还有两个当时很有名(一个是八仙桥菜市场和虹口三角地菜市场)有时也去,每每到放学,同学们都直接回家去了,而我却是直奔菜市场那里也很好玩,只是气味不大好闻(空气中弥漫着咸带鱼和腐烂菜叶的味道)菜市场去晚了便没有菜了,我去那个菜市场买素菜的摊位比较固定熟人给的比较多,质量好,是一个长着龅牙的和蔼可亲的阿姨,有时人一去她菜已经帮我留好了,有时还摘好了,很周到。赶时间,所以有时候还得用一点小跑步的以至于后来上课时从书包拿书居然会带出菜叶子出来引来同学们的侧目。买肉的摊位上有时要排队,斩肉的阿哥嘴角叼住一根飞马牌香烟神情高傲,仿佛自己是个在检阅三军仪仗队的将军。挑肉的顾客还要恭恭敬敬的在脸上堆起比较僵硬的微笑说“帮忙挑块好点的“还要凭票,这个票不是钞票,是肉票,真的“肉票“可不是绑架的那个“肉票“。买啥都有票,布票糖票粮票等等,还有证,购粮证购煤证多种证。买米最好玩,要自己带着米袋子去接的,有个接米的方口大管道,粮店里的老爷叔用一个拉手开关一点点可控制米流到磅称里面,然后大叫一声“准备好了“然后再一拉“哗哗“的米就接到袋子里面。然后旁边的阿姨大婶们马上挤过脑袋观看米的质量,然后高声议论一番,再决定是否出手购买。买煤饼也是这样蜂窝的那种,回家烧烧看好烧的话马上就要通知弄堂里的邻居们敢紧去抢购。一到吃饭时间弄堂里煤饼炉子生火的有不少,搞的烟雾腾腾,点着了就拎到楼上去,下雨天还要挨家找借个火种,借完还得还一个没烧过的煤饼。水龙头多在楼下,一个水斗上有两三个水龙头,几家共用,有的还装着铁罐带着锁的。洗菜切菜都是几家在一起搞,所以也学的比较快,看的多了自然而然也就会了。一家在楼上烧菜几家都闻的到味道。有的干脆就在弄堂里面现场表演。有时酱油盐用完了直接就上邻居家借。做菜的方法和经验也就随之而来了。
今也就写到这里,下回再续。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