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马拉松爱好者人数急剧增长,各地马拉松赛事日益红火,但业余选手比赛猝死的事件一再发生。刚过去的港马猝死一位。而2014年,昆明高原国际半程马拉松比赛中,10名参赛人员在赛中出现身体不适,其中1人经抢救无效死亡。苏州环金鸡湖半程马拉松赛上,一名25岁女选手在比赛过程中突然晕倒,抢救无效死亡;在2012年的广州马拉松赛上,两名选手在赛后死亡。 为何生命不可承受之跑愈演愈烈,如火如荼的国内马拉松如何保障参赛者的生命安全,悲情马拉松何日画上句号? 跑马拉松为什么会猝死?完成一次马拉松,曾被认为是健康的象征。然而,几乎每一年都会有关于马拉松选手中途猝死的报道出现,马拉松比赛为啥会有人猝死?猝死的概率大吗?我们又如何预防?
先来了解什么是猝死 患者在出现病症后一小时内死亡,一般都会被界定为猝死;猝死是指自然发生、出乎意料的突然死亡。 猝死主要成因是冠心病、心脏衰竭和遗传性心脏病,而患者病发时会心律不正,心脏突然跳得过快、收缩过速,而导致输出血液不足,令脑部和其他身体器官缺氧,心脏同时因停顿而死亡。这个解释有助于大家了解跑马拉松猝死是什么感觉。 引发运动猝死的原因 据医学专家的研究,跑马拉松死亡,并不能简单用体质问题总结。马拉松猝死个案中,大多数人都是因为心脏病发死亡。运动性心脏猝死的发病机制可能是:人体在进行紧张激烈的运动时,体内代谢速率加快,心肌需氧量增加,此时易出现心肌缺血缺氧,缺血若超过半小时,有可能发生心肌缺血坏死,直接导致心脏骤停,从而使运动者发生猝死。 高温、低温及高湿度等,都易诱发运动性猝死。另外,喝水过多导致血钠过少也可能是致死原因。业内人常用“逆效果”来形容马拉松中猝死的个案,即通常对人有益的事情,如果过量,就会产生相反的效果。2010年蒙特利尔的加拿大心血管峰会上公布过一项研究数据表明,虽然经常锻炼能降低30-50%的心血管病风险,然而如果是马拉松,心血管病发的危险会提高7倍。研究者发现,在马拉松途中心脏过半数部位都会因为血液流动下降和炎症介质增加而停止活动,这种暂时性的心脏受损现象,可能是造成猝死的原因之一。 研究表明,运动性猝死几乎出现在所有的运动项目中, 没有规律性分布。 运动性猝死的发生与运动项目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目前尚未有令人信服的结论。1996年,德国科学家在英国伯明翰举行 的欧洲心血管学会会议上公布, 从1981 年到1994年,德国各俱乐部中猝死的运动员达2000名,其中足球运动628名,是所有运动员中猝死率最高的,占猝死总数的30%以上 ;其次是网球运动员151名,再次是自行车运动员124名,两者占13% 左右。由此看来运动性猝死的危险性随运动强度的增加而增加,高强度运动,特别是有竞争性的高强度运动更易引起运动性猝死的高发生率。静力性运动如推汽车、拔河等也能造成运动性猝死。 如何预防猝死? 马拉松选手中出状况的,往往是很多平时没有长期坚持跑步习惯的业余选手。有调查表明,“第一次”参加马拉松的人绝大多数是被朋友“怂恿”或者“被组织”参加的,个人做了大量准备之后参加的凤毛麟角。有些选手还会在报名后加强锻炼一下,绝大多数都不会对此进行身体上的充分准备。这种形同“裸跑”的冒险,出现意外其实并不“意外”。即使是经常跑马拉松比赛的高手,也要做好赛前准备: 1、了解自己的身体。参加马拉松必须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体检过关且没有既往病史。 2、在赛前一两天就应该多吃高碳水化合物、低脂肪、富含维生素无机盐的食物,避免油炸或含油较多的食物。比赛中如果单纯补水会致体温升高,甚至出现“水中毒”,最好喝电解质饮料,除含各类矿物质和糖分外,还能矫正口味及补充能量。 3、赛前要做充分的热身活动,最好达到1个小时左右在比赛途中如果身体感到不适时应立即终止比赛,接受医疗救治。 即使很多经常跑步的人,也不代表就肯定能远离猝死,2007年1月3日,美国著名长跑运动员瑞安--谢伊在纽约市中央公园举行的2008年奥运会全美马拉松选拔赛中突然晕倒,送医院抢救无效身亡,年仅28岁。 多数心脏病发事前都毫无征兆,但这种危险不应改变健康生活的模式。美国心脏学家保罗·汤普森博士说:“如果你希望长寿健康,你应该每天做一小时中等强度锻炼;如果你的目标只是未来几个小时没事,你可以去睡觉。”马拉松爱好者只要量力而行,长跑之前充分热身,还是可以避免在跑步过程中出现伤情的。 最后,Andy陈要提醒各位跑友:如果没有系统训练,就不要轻易参加比赛,因为新手参赛往往会被动提速;如果觉得身体不适,就赶紧停止比赛寻求支援,不要拿生命去坚持。拿身体的极限去赌心理的爽,就像撸撸,少撸怡情,常撸灰飞烟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