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跑步其实大有学问,我们的下肢关节及韧带至少需要1年的锻炼才能适应跑步。尤其在坚硬的水泥路或柏油路上跑步时,需要更长时间才能习惯,在习惯以前,绝不可激烈地跑步,否则容易损伤腿及膝盖。
尚未习惯跑步的人,在公路上跑步时,最容易受伤的是脚踝和跟腱,有些人没做热身运动就突然起跑,又没有正确估计自己的能力。跑步时,他们像短跑似地先从脚趾落地,而且落地的并不是脚趾尖端,而是靠趾跟后面的脂肪部分(即前脚掌前端)落地跑步。其实这是在操场跑道上的短跑中提高速度的跑法。
在坚硬的道路上用此方法跑步时,跟腱必定受到强烈冲击,跟腱的周围会因为过度疲劳而发炎,医学上将此称为跟腱周围炎,是由运动引起的伤害之一。患这种病的人多半是突然开始跑步的人。患此病后,须经长时间才能痊愈,有些甚至过了1年后,仍会反复发作。
为了避免此种疾病,跑步之前,应该先研究公路上跑步的要点。你看电视报道中的马拉松竞赛就知道,除了到达终点之前的冲刺之外,选手们的跑法都是脚跟先落地,这种跑法虽无益于提高速度,但脚受到的震荡较轻,是最平稳的跑法,很适宜在公路上长跑。
中老年人跑步的目的是锻炼身体,既然不是选手参加竞赛,在长跑时不必要求速度,因此,应该先花1年时间充分地学习最不易引起疲劳的跑法,然后再逐渐放大脚步。放大脚步的方法是渐渐抬高大腿高度,膝盖以下则像一个钟摆似地伸出去。
抬高大腿时,需用腹肌的力量,倘若腹肌无力,上半身便会后仰,造成腰痛,这是因为举起大腿时,腰椎大幅向前弯曲的缘故。腹肌强壮可以防止上身后仰。上身过分后仰时,重心的调整困难,速度也减低。所以,凡是在终点冲刺时竖起身体的选手不能获胜,原因在此。
有很多运动专家指出,东方人跑步时,不高举膝盖,也不伸长膝盖,因此每一步步幅较短,也不够快。
站在整型外科医学的立场解释这一现象,其原因很可能在于腹肌强化失败、训练不足,以致大腿后侧弯曲膝盖所需的肌肉缺乏柔软性所致。由此可知,一个未经正确训练就想提高速度的人,很可能是由于跑法不当而腰痛或伤害跟腱的。
除此之外,在坚硬的道路上跑步还会引起多种伤害,即使已经习惯跑步的人,脚跟也会因为疲劳过度而疼痛。这种疼痛很可能是热身运动不足所致。大多数人慢跑时是以50%~70%的强度跑步,所以很少有膝盖疼的情形,可是一旦参加赛跑,就会用更高的强度跑,因此常有人膝盖疼痛。
除去上述原因之外,在道路上跑步时所穿的鞋子也至关重要。几年前,跑步鞋的鞋底仍用生胶,因此不能充分吸收来自路面的冲击,脚部总是直接受到很大压力。现在,各种运动鞋花样百出,凡是鞋底能够吸收震荡的,就是良好的运动鞋,未必需要买昂贵的鞋子。
此外,鞋底的弹性不可过佳,弹性过佳,跑步时就无安定感,反而不好跑。
预防脚部受伤的另一方法是,跑完后不可马上休息,应该再慢跑一段时间或走一走,做点缓和运动,情况许可的话,最好沐浴一番。若有脚踝疼痛的情形,泡泡热水,自己慢慢按摩,就可在短时间内消除疲劳。按摩也有要领,必须用手指用力按摩脚板心和脚踝内侧的肌肉。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